
目前,國內絕大多數蒸煮袋都是采用干式復合法制造(zhì zào)的,也有一些采用無溶劑復合法或共擠出復合法制造,在此僅談談干式復合制造工藝.
1.選材
選材應根據蒸煮袋的Z終用途確定,包括包裝物性質、重量(weight)、蒸煮滅菌(fungus)溫度(temperature)和時間、食品保質期(expiration date)等.因為不同的Z終用途,對蒸煮袋質量的要求不同,對材料結構的組合、膠黏劑和油(oil)墨的質量要求不同,且成本也不相同.
2.確定工藝參數
在具體操作時,操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工藝(gōng y)單的工藝參數(parameter),包括(bāo kuò)涂膠輥(gǔn)的線數和網穴深度、上膠量、膠液的濃度、烘道各加熱段酌溫度、鼓風量(定義:單位時間內空氣的流通量)和排風量的大小、開機速度,還有放卷張力、烘道張力、收卷張力的控制(control),復合(recombination)鋼輥的表面(biǎo miàn)溫度和復合壓力等.其中,上膠量(一般是4~5g/m2)和殘留溶劑量(國家標準(批準發布: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)是小于10g/m2 企業內控Z好是小于3mg/m2是蒸煮袋內在質量的關鍵,必須認真對待.
3.復合
進行復合(recombination)操作時;有些膠黏劑供應商要求(demand)前兩層(pet/al或opa/al),復合后,要先將其放到50~55℃的熟化室內熟化4~12小時,然后再進行第三層(pet/al/cpp或pet/al/opa)復合.但也有不少膠黏劑可以直接將兩層、三層甚至四層材料全部復合好后再進行熟化.
4.熟化
熟化一般要求在50~55℃下保持48小時以上,Z好是72小時,但也有些膠黏劑要求放置5—7天.還要保持熟化室內通風流動,維持室內各點的溫度(temperature)一致,室內空氣也要適當置換,將熟化時釋放(release)出來的殘留溶劑排放(arrange)到室外(shì wài)去,再補充干;爭清爽納新鮮空氣,這樣有利于降低復合(recombination)膜的殘留溶劑量和異味.
5.檢測制袋
復合(recombination)膜熟化后,要先檢測各層間的復合牢度和殘留溶劑量,達到要求(demand)后才可以取出制袋.使用(use)復合膜材料(Material)的蒸煮袋大多采用三邊封方式制成平袋或自立袋,極少做成
背封袋.不同結構、不同組合、不同層數的復合膜,其熱封強度(strength)是不同的,在45—80n/15mm之間. 蒸煮袋用cpp膜或hdpe膜作為熱封層時,熔點比ldpb高.所以熱封刀的溫度(temperature)也要高出許多,大多存180一230℃在熱封制袋時,對于復合層數越少、厚度越小的復合膜,熱封刀的溫度就越低;對于層數越多、厚度越大或含有鋁箔的復合膜,熱封刀酌溫度越高. 此外,有些制袋機的上刀和下刀都可以加熱,有些制袋機則只有上刀才能加熱,對于復合層數多、厚度大酌薄膜而言,上下刀都能加熱酌方式更為理想.特別需要提醒的是,熱刀壓下去時,千萬不能使袋子(bag)內側壓力大,外側壓力小,且Z好調整到袋子內側的壓力略小于外側壓力.這樣才不會使兩層內膜受壓熔接時,薄膜的原狀受到破壞,封口強度才有保證.